使用前的准备和操作中的规范是保证安全与效率的关键。
1、空载启动,顺序开机
严禁在给料的情况下启动主机。
正确开机顺序: 启动提升机 → 启动破碎机 → 启动分析机 → 启动风机 → 启动主机 → 启动给料机。
正确停机顺序: 与开机顺序相反。即:先停给料机 → 停主机 → 停风机 → 停分析机 → 停破碎机 → 停提升机。
目的: 避免带负荷启动烧毁电机,保证管道内物料被吹净,防止下次启动堵料。
2、均匀给料,控制粒度
须使用配套的给料设备,保持均匀、连续地给料。时多时少会导致磨机负荷不稳,影响成品细度和产量。
入料粒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(通常为15-30mm,具体看型号)。粒度过大会导致磨辊、磨环磨损加剧,产量下降,甚至产生剧烈振动。
3、保持进料干燥
物料含水量不宜过高(一般要求低于6%)。湿料容易粘附在磨腔内和分析机上,导致管道堵塞、风道不畅、产量降低。
对于略有湿气的物料,可通过调整风温(利用主机外的热风炉或电加热器)来辅助烘干。
4、严禁金属异物进入
物料在进入磨机前须经过除铁处理(安装除铁器)。
螺丝、螺母、扳手等硬质金属件一旦进入磨腔,会对磨辊、磨环和铲刀造成严重损坏,甚至导致梅花架变形。
5、恒定风量,稳定分析机转速
风机风门和分析机转速在调定后,生产过程中不应随意改动。它们是控制产品细度的关键参数,频繁变动会导致细度不稳定。
如果需要调整细度,应缓慢、微调分析机转速,并观察电流变化。
6、密切监控主机电流
主机电流是反映磨机内部负荷的“晴雨表”。
电流过大:可能是给料过多、进料粒度过大、或磨腔内积料过多。应减少给料或暂停给料,待电流恢复正常。
电流过小:可能是给料过少或断料。会导致磨辊与磨环直接接触,产生干磨和剧烈磨损。
7、定期检查与紧固
每班工作前,检查所有地脚螺栓、连接螺栓是否松动,特别是主机、风机、分析机等核心部件的螺栓。
检查传动皮带的松紧度,确保传动高效。
